首页 > 要闻 正文

贵州绥阳:“五举措”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三创”提质增效

自媒体2023-09-05 15:24:2018990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王鹤霖 “喇叭一响 黄金万两。”这是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洋川街道团山村张永笑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原来,自从绥阳县司法局给各村安装上小喇叭后,每天喇叭里会在不影响村民正常生活的几个时间段播放相关法律知识。“广大群众,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为保护大家的财产安全,请你们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反诈知识,警惕养老诈骗,播放的法律知识紧贴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王鹤霖 

“喇叭一响 黄金万两。”这是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洋川街道团山村张永笑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原来,自从绥阳县司法局给各村安装上小喇叭后,每天喇叭里会在不影响村民正常生活的几个时间段播放相关法律知识。

“广大群众,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为保护大家的财产安全,请你们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反诈知识,警惕养老诈骗,播放的法律知识紧贴农村生产生活,让村民一听就懂,并且家家户户都能听到。这是绥阳县着力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推动法治社会“三创”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法治小喇叭”奏响基层建设“好声音”  

中午12:30,洋川街道团山村头小喇叭又响起,宣传反诈骗内容,让村民们懂得怎样防范电信诈骗。

“以前,我们老年人最缺法律常识了,有时糊里糊涂上了当就得自认倒霉,想多了解法律,要么不识字,要么就是眼睛花得看不清楚字,想去镇上求助,行动又不是很方便,自从村里安了这个小喇叭,无论是屋里屋外,无论是在干农活,还是在村边休闲,都能听到小喇叭播报的内容。”张永兴笑呵呵地说。

为打通传递党和政府“好声音”到农村的“最后一公里”,绥阳县所有镇村安装2696个小喇叭,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方言俗语、土语等,以“乡音”传“党音”,讲好惠民政策、致富信息、节气农事、普法知识等。

绥阳县利用村民每天早上、中午在家时,定时播放普法音频,让村民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法律知识。

同时,还将重要法律颁布日、实施日、宣传日列入重点计划,加大普法宣传频度,培育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法治+文旅”打造法治文化风景线

“我每年都会带上家人来这里,我的孩子到了这里会特别高兴。孩子已希望我放假后带他来这里,孩子说来这里不但能看美景,他还可以学习法律知识。我希望景区能把法治文化继续建设下去,我相信会有更多像我一样的游客带上孩子继续来这里游玩。”来万佛洞游玩的马大姐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绥阳县司法局为倡导广大游客树立法治意识,践行文明旅游,经过考察,在万佛洞打造法治景区与全域旅游相结合的“法治宣传阵地”。

绥阳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景区内设置了法治元素,贴合景区气氛的法治常识广场、法治谜语栈道等板块,内容涵盖旅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保法等方面,旨在助力景区提升文化氛围的同时,发挥景区人流量大、覆盖面广的优势,使游客观光游览、驻足歇息时,利用片刻工夫便能汲取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这将成为法治绥阳的一张新名片。

人民调解让人心“暖起来”

杏家林村民小组扩建公路需占联合村民小组的土地,涉及24户村民,团山村专职人民调解员田维松召开10多次村民会议,奔走两个月,成功调处双方矛盾,维护了邻里和谐。

“铺设天然气管道,过境团山村7公里,施工队宣传赔偿占地金额与实际规定赔偿额度有悬殊,70多户村民‘阻扰’施工,经长达半年的调解,才化解了此事。”提及此事,田维松直摇头,辛酸与苦辣只有他自知。

据悉,绥阳县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诉源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筑牢“第一道防线”。制定《绥阳县加强新时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县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1个、乡镇(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15个、村(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室119个和覆盖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教育教学、生态环境、旅游消费等行业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15个,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和行业部门同频共振的立体式、全覆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络体系”。

同时,该县还制定了《绥阳县村(社区)专职人民调解员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局聘所管委用”原则,对村(社区)专职人民调解员的聘用管理、岗位职责、考核管理以及等级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制定《绥阳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案件奖补办法》,细化奖补措施,构建矛盾化解“奖补体系”。

截至目前,绥阳县119个村(社区)专职人民调解员已全部配备到位,共开展法治宣传120余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601件,调解成功588件。据悉,绥阳县司法局专职人民调解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帮助当事人真正实现了“解事结、化心结”,让村邻更有了“温情”。

独创“以诗普法”模式

“父老乡亲听我言、人人与法都相连、学法用法是大事,莫把普法放一边,不懂法律害处大、犯罪肯定受刑罚。”

“顶呱呱,顶呱呱,依法治理强国家,单说这本民法典,人民的生活紧贴它。”

……

为创新普法方式,有“中国诗乡”之称的绥阳县,发挥诗词文化优势,探索法治文化建设和诗词文化相结合优势,促进法治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打造“以诗普法”新模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意识,构建绥阳特色法治文化普法格局。

尤其跟紧社会热点问题诗歌创作:“网络兼职刷单、免除抵押贷款、网络投资理财、称办案要转账、租卖银行卡、领导来电借钱、租卖手机卡……一切都是网络诈骗。”

该县文联、诗歌协会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目前,已收集法治诗歌100余首,经官方媒体平台展出4期。

不仅如此,该县还面向社会组织法治主题征文大赛,或法治楹联大赛,或普法微视频大赛。或将一些法治诗歌拍成小品,歌曲、趣味段子等,让群众受到普法文艺的熏陶。

公益诉讼守护公共民生

绥阳县在推动法治社会“三创”建设中,绥阳县人民检察院充分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当好守护绿水青山的法治卫士。聚焦绥阳特色“洞、林、山、水、坝”保护,创建“检察新长征、诗乡洞林秀、最美遵义行”品牌,创新建立“公益诉讼+”模式,“公益诉讼+生态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守护民生民利、公益诉讼+社会市域治理”。

2020年以来,绥阳县人民检察院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36件。

同时,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监督为重点,以“我管”促“都管”,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对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形成溶洞保护合力。

“刑事打击+民事赔偿”,严惩涉山林违法犯罪,督促涉案人员开展补植复绿12次,共计补植复绿400余亩,缴纳期间功能损失费用10余万元。虚拟成本治理费4.8万元,签订义务巡山协议6份。

发挥“河(库)长+检察长”优势,依法对沿河流域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持续推动整治河库生态保护突出问题,督促整治河道50公里,清理河流沿线垃圾50余吨,推进河库生态持续向好,守护好一江碧水。

创新运用“检察建议+调研报告”的形式,依法对全县3个乡镇2400余亩“非农化”“非粮化”耕地问题,开展行政公益诉讼监督,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职,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守护耕地安全,共计督促整治“非农化”“非粮化”耕地1100余亩。

“我们将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奋力开创新时代法治绥阳建设新局面,为绥阳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贵州省遵义市绥阳依法治县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声明:本文由自媒体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8179.net/shuma/17953.html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微信二维码文字

微信二维码文字

X我的网站名称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88888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